资讯中心

无人机“黑飞”无法外之地游客巴黎被抓需汲取教训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半城明灭
2017/8/25 13:20:25
47256
导读:相对于我国,法国等欧美国家的无人机监管已走在前面,游客在出国前,需要重视对当地相关法律的了解。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近期,陆续有中国游客在法国巴黎因非法放飞无人机而被捕,再度引起了国人对于无人机“黑飞”的关注。相对于我国,法国等欧美国家的无人机监管已走在前面,游客在出国前,需要重视对当地相关法律的了解。
 
  国内的无人机扰航事件渐渐平息,然而近部分游客却又在国外掀起了一阵无人机“黑飞”的波澜。
 
  中国游客在巴黎如此“任性” 被抓真是不冤
 
  据法国媒体报道,非法巴黎近期陆续发生了数起中国游客放飞无人机而被法国警方拘留并接受司法调查事件。早在国内处于无人机扰航事件高峰的时候,就有报道曝出中国游客在巴黎“黑飞”无人机而被捕,没想到接下来的时间里,竟一发而不可收拾,实在是令人惊讶。
 
  针对此类情况频发,近日中国驻法大使馆不得不发出提醒称,巴黎上空非经批准严禁放飞无人机,赴法旅游的中国公民和旅法侨胞需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文明出游。
 
  现在的航拍无人机操作简单、价格便宜,能够实现一键自动起飞、降落、返航及自动航线飞行等,对于喜爱拍照、自拍的国人来说,实在是居家旅行之必备良品。但是,便利不能成为违法的由头,爱好不能成为无知的借口。在国内无人机“黑飞”闹得沸沸扬扬,中国游客巴黎放飞无人机屡见报端的情况下,还如此不管不顾地“顶风作案”,被抓,一点都不冤。
 
  有人以为只有国内才不能“黑飞”,殊不知国外许多国家其实管理更为严格,特别是欧美国家,对于无人机的管控已经十分细致,早就走到了中国前面。
 
  法国为何如此严管无人机“黑飞”?
 
  近年来,随着民用无人机技术的升级和市场的发展,这种功能多样、方便时尚的新兴科技产品已经逐渐融入法国忍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
 
  据市场调研机构德国捷孚凯集团2016年发布的统计数据,2014年法国市场休闲娱乐用无人机产品总销量约为10万架,而2015年同类产品的总销量已高达28.6万架。与此同时,市场对专业无人机操作员需求的增长还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然而,无人机的快速普及也给法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甚至是潜在的安全威胁。2014年10月,法国10余座核电站上空先后遭遇“神秘”无人机的“入侵”;2015年初,不止一次有“身份不明”的无人机出现在巴黎上空,所到之处包括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美国驻法国使馆等敏感区域。就连属于民用无人机“禁区”的机场也未能幸免,仅2015年,法国负责空中运输安全的宪兵队就收到8起无人机非法飞过巴黎戴高乐机场附近区域的报警。
 
  因此,法国政府与多数民众对此已经苦不堪言。
 
  法国无人机法规颇为规范 监管日渐严格
 
  为维护境内空域其他飞行器的运行安全以及民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法国在2012年4月颁布针对无人机管理的法令,随后又分别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对相关法规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以严格规范无人机的使用。
 
  按照目前的规定,在法国,民用无人机只能在日间飞行,夜间飞行须提前获得有关部门批准,无人机操作者同时应将无人机的飞行范围控制在视线可及范围内。
 
  从飞行区域的限定来看,城市及周边地区,包括公路、公园、沙滩等公共场所上空禁止无人机飞行,机场、核电站、军事基地、历史遗迹、医院、监狱、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地区或受保护地区及周边上空也属于无人机禁飞区。
 
  若无人机使用者违反上述法规,将有可能面临高7.5万欧元罚款和监禁1年的惩罚。而针对“无意”或“故意”操纵无人机飞入禁飞区的情况,司法机关将有权对无人机操作者分别处以“罚款1.5万欧元、监禁6个月”和“罚款4.5万欧元、监禁1年”的惩罚。
 
  出国前应多做了解 切勿碰撞法律底线
 
  根据法国法律规定,除非特别批准,巴黎上空禁止民用无人机飞行。而中国游客由于不了解法国法律,很多人自带无人机在巴黎的诸多热门旅游景点随意起飞进行拍照或进行婚纱照拍摄。而这些地方一般都属于公共敏感区域,是无人机监管的重点,结果自然是遭到法国警方的“无情”拘留。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我国近期一直在大力加强无人机监管,而类似事件早已曝出,后续的游客却还是一再忽视,以致屡屡发生中国游客非法放飞无人机被捕的情况,即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也给国家的海外形象“抹了黑”。
 
  因此,中国游客出国前,应该做些功课,根据出行安排了解一些与当地相关的或必要的法律法规。不要空有五千年文明、道德光辉,却丢在了一架架小小的无人机上。

热门评论

上一篇:3D打印肋骨助七岁男孩完成胸壁重建手术

下一篇:变形机器人解救小户型 一秒钟变出床和书桌

相关新闻

<